本文内容:
2020年3月27日,中央气象台副台长魏丽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整个气候呈现的特征是暖湿比较明显。根据资料统计,整个气温是偏高的,降水是偏多的,从1月1日到3月27日,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24%,比去年这个时候多8%,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6度,比去年这个时候高0.7度,是1961年以来气温第二高的年份。 魏丽介绍,当前,寒潮天气发生在3月下旬,也正是春耕春播最关键的年份。明天开始连续3天,像江南江淮地区的平均气温也会下降到8到12℃,预计整个寒潮天气在3月31日结束,4月1日开始南方北方的气温会逐步回升。 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涝重于旱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防范气象灾害保障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工作情况。会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的结果,3月25日广西等地出现了区域性暴雨,该地已经满足入汛标准,也成为历史上仅次于1983年开汛第二早的年份。由此今年3月25日开启了华南前汛期进程,入汛时间较常年4月6日偏早12天。 预计今年我国大部气温偏高 中国气象局联合水利部组织多家单位进行气候趋势会商,预计今年汛期(5-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特征,涝重于旱,全国大部气温偏高,黄淮西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高温热浪。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较常年略偏多,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略偏多,强度偏强。因此需要加强暴雨洪涝、干旱、台风、高温热浪、强对流等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 他表示,气象系统极其复杂,包括大气圈、冰雪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等五大圈层,有诸多因素影响到气候预测效果。中国气象局将根据大气环流演变状况适时进一步开展气候趋势的滚动会商。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